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好时节》《春分奇遇记》

来源:中国电视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3-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近日,浙江卫视以“春分”为契机推出《中国好时节》系列节目,节目以二十四节气为画布,江南宋韵文化为笔墨,描绘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画卷。无独有偶,在去年凭借“中国节日”系

近日,浙江卫视以“春分”为契机推出《中国好时节》系列节目,节目以二十四节气为画布,江南宋韵文化为笔墨,描绘中国传统文化美好画卷。无独有偶,在去年凭借“中国节日”系列爆款而备受关注的河南卫视,也在春分前夜推出了《春分奇遇记》的“中国节气”系列。

“春分节气”尽显中华文化留白之美

两档节目虽立意、形式截然不同,但同样都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气”元素做文章。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24节气倒计时”,也创新地运用了这一元素,晚会类节目向传统文化“借力”的趋势似乎渐成大势。

这股向传统文化“借力”的风潮自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而起。从去年的“元宵奇妙游”开始,河南卫视改造晚会形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歌舞类节目融合创新,以情景再现和时空漫游的方式串联,将大量与中国节日民俗有关的元素传统复现,寻找属于中国传统节日自身的文化风格。这一形式在播出后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并被河南卫视进一步发扬光大,自清明起开启“中国节日”系列,在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多个传统节日时,均推出对应的特别节目。

今年开始,河南卫视在“节日”之外又增加了“节气”,从全年近十台特别节目直接跃升至24个节气节目。浙江卫视此次也正式加入,以江南本土特色为基础,首期春分节目包含了浙江本地的龙井春茶、杭罗织锦、越剧戏曲、青瓷器乐、龙泉剑气等,将节气之美与本地丰富的精神文化传统相融,展现节气文化的天然之美、中华文化的留白之美。

国潮节目需求旺盛源于文化自信

两大卫视在传统民俗文化上下足了功夫,使用的文化元素各不相同,但又都能向内寻找到各自的文化根基。从“节日”到“节气”,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对精品节目生产要求的提升。从“元宵奇妙游”的首创开始,河南卫视先后推出的水下飞天、石窟金刚都让人印象深刻,几乎两三个月一档节目的紧张制作节奏,并没有导致内容注水和质量下降。浙江卫视的首期节目同样一鸣惊人,精致的舞美效果与巧妙的剪辑方式,大量留白的艺术表达,看上去也是做足了准备,蓄势待发。

哪怕元素撞车也毫不担心,两台节目反而各有千秋、滋味尽显。这种难得一见的文化回归其实源自于丰厚绵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它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容滋养可供创作者采撷,这种丰富的内容宝库,给内容的创作者足够的文化自信,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同质化和重复的内容。这种天然的爆款生产方式,摆脱了过去国内综艺节目流于形式也困于模式的先天不足,取之不尽的传统文化不会重复,只要创作者真正用心选择并能够充分化用,观众就不会审美疲劳。

从节日节气延伸出去,这两年文化类节目的外延也有了极大的扩展,《上新了,故宫》《登场了!敦煌》《最美中轴线》《千里走单骑》等多档节目先后推出,分别从文物、申遗等多个角度展示传统文化的精粹与内涵,也在市场与口碑中找到了平衡。文化类节目所表达的国潮回归、传统更新,也应和了国人心中天然的归属感与文化自信。对观众来说,文化类节目的需求依然旺盛,此类内容还应多多益善。(记者 李夏至)

编辑:赵颖

【来源:北京晚报】

文章来源:《中国电视》 网址: http://www.zgdszz.cn/zonghexinwen/2022/0325/612.html



上一篇:中国电视画质天花板是什么体验?——TCL X11 65寸
下一篇:中国女子跳板王牌组合施廷懋王涵升级当教练

中国电视投稿 | 中国电视编辑部| 中国电视版面费 | 中国电视论文发表 | 中国电视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中国电视》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