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电视》投稿方式[11/04]
- · 中国电视版面费是多少[11/04]
多亏了这个外国人,留下了乾隆的真实样貌,跟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流逝,虽然时间无法留住,但是相机却可以定格时间,让我们可以留住此时的美好。 从古至今人们都有记录留念的习惯,如今我们随手拍个照片就能留下自己的影像十
时间每分每秒都在流逝,虽然时间无法留住,但是相机却可以定格时间,让我们可以留住此时的美好。
从古至今人们都有记录留念的习惯,如今我们随手拍个照片就能留下自己的影像十分方便,但在古时候没有手机或者相机这种记录的工具怎么办呢?所以也就衍生出了画师这样的职业。
中西方的绘画差异
在我国古代,人们只能通过画师绘制画像才能记录下长相和外貌。
西方的画注重客观,讲究形拟,力求肖拟真物,注重写实。比如很多西方画中的肖像,房屋,器具等都描绘得如同真物一样。
但和西方油画那样比较注重真实感不一样,中国传统作画重意不重形。
中国画注重主观,讲究神韵,中国画作肖像画时,目的只在表现出人物各部的尺寸和比例,表达的是一种意境之美。
所以就会经常出现类似朱元璋那样奇丑无比的画面,不禁让人怀疑其真实的长相。
所以从考察古人样貌追求真实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更加偏信欧洲画家所做的肖像画。
要说在中国古代最出名,发展最好的欧洲画家那无疑就是郎世宁了。
他所画的一副油画《乾隆皇帝半身冬装像》,完整地展现了乾隆的样貌并且也是公认最接近乾隆真实样貌的一幅画,让后人对乾隆的样子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目前这幅画也被收藏在了银川当代美术馆。
说起这幅画那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乾隆皇帝,乾隆全名爱新觉罗·弘历,他是满清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并且纵观封建社会两千多年中,乾隆也是唯一一个敢自诩“十全老人”的皇帝。
独树一帜的风格
郎世宁他原本是意大利的一名传教士,他27岁就来到了中国,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他精通汉文和满文,最后甚至还官升至三品。
可能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问了,那个时候的清政府还是闭关锁国的状态,一个来自西洋的人又是如何在清政府立足的呢?
郎世宁1715年来到了大清朝,这时还是康熙皇帝在位,他深知自己以一个西洋传教士的身份是无法在大清朝谋取一份职务的。
但郎世宁不光是一名传教士,他还是一名画家,并且十分幸运的是康熙也十分喜爱艺术,也受到了康熙的召见。
虽然康熙并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但他却把郎世宁当做一位艺术家看待,对待十分礼貌。
而郎世宁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宫廷的一名画师专门为皇帝作画。
而作为康熙专职画师的这位意大利人,他的手法在众多的宫廷画师中是独树一帜的。
当时中国的宫廷画师都讲究的是神韵,形态,这也恰好映证了中国古代传统作画中注重意而不注重形。
并且不少中国的宫廷画师会担心自己所做的画会惹怒皇帝而招来厄运,会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所以大多画出来的肖像画都是美化过后的,估计画完后连皇帝本人和画师都不知道画的谁。
而郎世宁画下的康熙皇帝,相较于中国画师为了寻求皇帝威严形象而夸大所画的画像,这个外国人的画就更加符合乾隆的真实状况。
因为他并不需要讨好皇帝,也不需要顾虑官场上条条框框的约束。只为追求自己心中的艺术,而这种保持初心的态度恰恰才能绘画出好的画作。
并且郎世宁有着十分扎实的绘画功底,他画的中国画具有西方强劲的写实功力,流畅的墨线,细节入微的层层渲染,加上独特的颜色运用,中西合璧,也进一步的确立了自己在官场画师中的地位。
聪明的郎世宁
在康熙在位时期,郎世宁也留在了紫禁城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师,可好景不长,1722年康熙驾崩雍正继位,大家也纷纷猜测郎世宁很可能会被新上任的雍正皇帝驱逐出紫禁城。
但是能留在皇帝身边做事的外国人又岂是等闲之辈,郎世宁早就有了准备。
他趁着雍正登基时献上了一副自己精心绘制的画作,雍正看后大喜,这样一来又再一次巩固了自己在宫廷画师中的地位。
而郎世宁的生涯巅峰时刻,还是在乾隆继位后,因为乾隆十分喜爱书画艺术,一登基就将郎世宁提拔为宫廷首席画师,甚至还让他参加了圆明园的十二兽首设计工作,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文章来源:《中国电视》 网址: http://www.zgdszz.cn/zonghexinwen/2021/1230/513.html